如何有效辨別古董銀元的真偽,以及假幣的常見特徵?

大家好,我是古金鑒寶嘅回收商。近年嚟,古董銀元嘅收藏熱度持續高企,好多朋友都會喺屋企舊櫃桶或者地攤發現啲老銀幣。但係,由於市場上假幣氾濫,一字之差,價值可能相差幾百倍,甚至更高。所以,學識點樣分辨真偽,對我哋回收商同各位藏友嚟講都係非常重要嘅。今日,我就同大家分享一下,點樣有效辨別古董銀元嘅真偽,同埋假幣常見嘅特徵。


一、 銀質辨識:掂吓摸吓,真銀自然現形

分辨銀元嘅真偽,首先要從銀質入手。

  • 真銀:真銀嘅光澤柔和,呈現潤白色。銀嘅成色越高,色澤就越白,洗乾淨後會雪白照人。真銀元硬度低,兩塊銀元疊埋一齊摩擦,會有一種油潤感,聽唔到金屬碰撞嘅尖銳聲(外國銀幣或表面不平嘅除外)。用火燒真銀元,佢唔會變形、唔會變聲,清洗後依然雪白有光澤。
  • 假銀:假銀元通常以鋼鐵、銅鉛、鋁錫為胚,或者用金屬粉末同水泥合成。佢哋嘅色澤偏暗,冇光澤。假銀元用火燒後會原形畢露,可能斷裂、變形,甚至散開。清洗後會泛黃、泛青、泛黑或泛灰。

二、 聽音辨偽:細心聆聽,銀元會唱歌

聽聲係最傳統、最直接嘅鑑定方法之一。真銀因其獨特嘅金屬密度,發出嘅聲音同其他金屬截然不同。

  • 鑑定方法:用拇指同食指嘅指尖輕輕捏住銀元中心,令佢懸空。再用另一枚硬幣或者金屬棒輕輕敲擊銀元嘅邊緣。
  • 真銀嘅聲音:會發出一段沉實、綿長、柔和嘅「嗡……」聲,清脆而無雜音,彷彿有尾音喺空氣中迴盪。
  • 假幣嘅聲音
    • 鉛、錫合金:聲音會非常沉悶、厚重如「噗、噗」聲,冇尾音。
    • 鋼芯鍍銀:聲音會變得尖銳、短促如「叮、叮」聲,輕浮、冇厚實感。
    • 「銀包銅夾餡」假幣:聲音沉悶。
    • 金屬粉末水泥合成胚假幣:冇聲。

三、 包漿辨偽:歷史痕跡,假幣難以模仿

傳世銀元表面會有一層氧化銀,就係我哋常講嘅「包漿」。

  • 真包漿:主要有淺黑色、淺灰色、淺橙色同粟殼色。呢啲係銀元經歷歲月自然形成嘅歷史痕跡。
  • 假包漿:用鞋油擦塗或者蠟火燒烤出嚟嘅包漿會呈現重黑色,一眼就識穿。

四、 鏽色辨偽:鏽跡講述歷史,真假立辨

銀元存放不當會生鏽。鏽色都係辨別真偽嘅關鍵。

  • 真鏽色:傳世銀元嘅鏽層通常好薄,呈墨綠色。出土銀元鏽層一般較厚,局部會凸起。兩枚鏽銀元磕埋一齊後,表面會分佈不均嘅白色亮點,俗稱「泛銀」,呢種現象假幣無法偽造。陪葬出土嘅銀元多數泛醬紅色,局部有綠色鏽斑。水坑銀元則通體泛綠鏽。真銀元嘅鏽色係歷史嘅烙印,好難去除,用鹼水煮沸都唔會褪去。
  • 假鏽色:人工假銀元嘅鏽呈淡綠色,用指甲就可以刮掉,用針扎喺上面可以直立不倒。用鹼水煮沸半個鐘頭,鏽色就會全無。假銀元嘅鏽用鼻聞會有腥味,用舌頭舔會有酸味。

五、 擦痕辨偽:流通過程,留下歲月痕跡

銀元喺流通過程中,會因為摩擦、磕碰留下歲月嘅痕跡。

  • 真擦痕:用放大鏡觀察,呢啲痕跡或輕或重、或長或短,分佈全身。凸出部位磨損較重,凹低部位磨損較輕。
  • 假擦痕:假銀元嘅擦痕多數用砂紙打磨,極唔自然。凡係磨損有悖常理,痕跡分佈不自然嘅,大多數係假銀元。

六、 文字辨偽:字體神韻,細節見真章

銀元上嘅文字都係重要嘅辨識點。

  • 真文字:真銀元無論係漢字、滿文、藏文、維吾爾文或者英文,字體都非常流暢、雋秀,清晰可辨。
  • 假文字:假銀元文字筆劃軟弱無力,粗細不均,有啲甚至模糊不清。龍洋中間嘅滿文如果唔清晰或者模糊,一般唔建議購買。

七、 圖案辨偽:龍紋細緻,神態生動

從晚清到民國流通嘅銀元版別眾多,圖案各有特色。

  • 真圖案:真銀元圖案線條流暢精美,喻意豐富。例如「袁大頭」銀元嘅嘉禾圖案穗粒飽滿,穗芒精細。龍紋做得好生動,鱗片呈片狀,互不相連。人物肖像有明顯嘅立體感,高低起伏自然,壓力均勻。
  • 假圖案:仿品嘅嘉禾圖案穗芒粗短,穗粒欠豐。龍鱗呈網狀,眼珠較大。細節處模糊不清,線條軟弱無力,好似「溶化」咗一樣。圖案缺乏立體感,人物面部表情呆滯,缺乏神韻。整體圖案壓力不均,或者帶有鑄造過程中產生嘅不規則凸塊。

八、 工藝辨偽:邊齒工整,機器壓鑄難仿

我國真品銀元絕大多數都係機制幣,造幣設備嘅衝壓力一般為5-6噸,銀元表面平滑如鏡,圖像立體感強。邊齒亦係假幣最難完美仿製嘅環節。

  • 真邊齒(機器壓力齒):齒溝深邃,每一個齒嘅深淺、闊度都非常規律、整齊劃一。齒與齒之間嘅溝底係平整嘅。邊齒乾淨利落,絕唔會有模糊、粘連或多餘嘅金屬凸起(流銀)。
  • 假邊齒(翻砂鑄造齒):邊齒淺而模糊,大小不一,排列不規律。齒溝內常常可見細小嘅砂眼或氣泡,不平整。好多假幣係兩個模具合埋鑄造,因此喺邊齒上會留下一條細微嘅「接縫線」。早期嘅假銀元多數係翻砂作偽,邊道發毛,有手工銼邊痕跡,內齒粗細不均,外齒寬窄不等。

九、 重量辨偽:標準重量,假幣難以一致

銀元有標準嘅重量。

  • 真重量:清末龍洋同民國流通銀元,主幣重量絕大多數為舊制七錢二分。1933年民國政府公布嘅《銀本幣鑄造條例》規定,每枚銀元重量為26.697克。因此,真銀元每枚重量喺26.5克到26.7克之間都屬正常。
  • 假重量:假幣嘅重量非重即輕,好難同真幣重量一致。

十、 改版辨偽:高檔假幣,常經「手術」改造

作偽者會用刮去、焊接、挖補等「手術」對銀元進行修改,將普通版改造成稀有高價版。

  • 辨識方法:購買高檔銀元時,對重點部位要用高倍放大鏡仔細觀察,睇字體跡縫係咪留有刀痕,睇包漿係咪有異,睇標誌係咪有焊接痕跡。

十一、 真銀假幣辨偽:以假亂真,需更高技術

近年來,銀幣作偽技術不斷改進,用真銀機制假幣屢見不鮮,俗稱「真銀高仿幣」。

  • 辨識方法:用現代新銀偽造嘅普通銀元,齒口可能冇梯形狀,冇摩擦痕跡,聲音略高於真幣。仿製高檔銀元一般採用舊銀元熔化翻鑄,做舊處理後好難辨認真偽。但呢類銀元嘅擦痕極唔自然,喺高倍放大鏡下就會「原形畢露」。

假幣常見特徵總結

綜合以上辨識方法,假幣通常會出現以下幾種特徵:

  • 外觀:色澤偏暗、無光澤。清洗後泛黃、泛青、泛黑或泛灰。
  • 聲音:敲擊時聲音沉悶、厚重(鉛、錫合金或「銀包銅夾餡」)或尖銳、短促(鋼芯鍍銀)。
  • 包漿/鏽色:包漿過於厚重呈黑色(鞋油、燒烤而成)。鏽色呈淡綠色、用指甲可刮掉,有腥味或酸味。
  • 磨損/工藝:擦痕不自然,像砂紙打磨而成。邊齒淺而模糊、大小不一、排列不規律,有砂眼、氣泡或接縫線。
  • 文字/圖案:文字筆劃軟弱無力、粗細不均、模糊不清。圖案缺乏立體感,細節模糊,壓力不均。
  • 重量:重量與標準有明顯偏差(非重即輕)。

古董銀元嘅價值與回收價格

講到銀元嘅價值,真係有天淵之別。試鑄樣幣通常係價值最高嘅,因為鑄造量極少,好多都係僅見記載而冇實物。普通流通嘅銀元,同埋啲特別版別,價值都唔同。

大清金幣為例,1907年嘅大清金幣曾估價喺8萬到10萬美元之間,按今日港幣匯率(約1美元兌7.8港元)計算,大約值 港幣624,000元至780,000元。而拍賣記錄顯示,2006年一枚大清金幣曾以人民幣2,090,000元成交,按今日港幣匯率(約1人民幣兌1.1港元)計算,約值 港幣2,299,000元

大清銀幣方面,宣統三年大清銀幣有長鬚龍、短鬚龍、反龍、大尾龍等不同版式,其中長鬚龍、短鬚龍比較稀少,最具收藏投資價值。2004年,一枚私人收藏嘅宣統三年大清銀幣長鬚龍壹圓金質樣幣,以人民幣1,760,000元拍出,約值 港幣1,936,000元

袁大頭銀元亦係市場上熱門嘅收藏品。普通流通版嘅袁大頭,市場價格大約喺人民幣200元左右,約值 港幣220元。但係,如果係袁大頭簽字版,價格就可以飆升到人民幣60,000元左右,約值 港幣66,000元。2004年,馬定祥收藏嘅光緒丁未年造大清金幣一兩紅銅試樣幣估價人民幣60萬至80萬元,最終以人民幣209萬元拍出。

以上價格僅為參考,實際回收價需現場判斷,會受銀幣嘅年份、稀有度、保存狀況(如未使用、近未使用、極美、美品、普品)、是否有特殊狀況(如樣品幣、錯幣)等因素影響。品相越好,價值越高。


專業鑒定,為您寶藏保駕護航

雖然我哋分享咗咁多辨別方法,但對於高仿假幣,單憑肉眼同經驗有時都難以百分百分辨。呢個時候,就需要借助光譜儀等專業儀器,以及長年累月嘅實戰經驗嚟作最後判斷。

所以,如果您手上有古董銀元唔確定真偽,或者想知道佢哋嘅真實價值,我哋古金鑒寶提供免費、專業嘅銀元鑒定服務。我哋唔會僅憑感覺,而係結合經驗同科學,為您嘅每一枚珍藏提供最權威嘅鑒定結果。


立即聯繫古金鑒寶,免費鑒定估價!

珍稀嘅古董銀元,承載住歷史嘅記憶,亦蘊藏住巨大嘅價值。如果您有任何銀元、金幣、舊錢幣或郵票想鑒定或出售,請立即聯繫我哋古金鑒寶。我哋提供專業、可靠、高價嘅回收服務,讓您嘅藏品變現無憂。

古金鑒寶 聯繫方式:WhatsApp:(852)98342057 歡迎發圖諮詢,我哋會為您提供免費鑒定同專業報價! 注意:銀元切勿自行擦洗、磕碰或磨損,否則會影響其收藏價值!

返回網誌
  • 1)客戶先透過What'sApp(852 )98342057提供藏品基本資料 可按此連結直接聯繫

  • 2)我們收到圖片資料後提供初步報價

  • 3)雙方相約時間、地點(可上門)驗收藏品, 我們會因應藏品實際狀況作出確實報價。

  • 4)確認放售, 以轉賬或現金等多種形式支付款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