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鑒定必修】別用牙咬了!回收商教你:三招辨出傳家寶「宣統元寶」真偽
Share
在古玩界,市場上一直存在著大量的假幣或高仿「真銀假幣」。請記住,鑑定龍銀,必須拋棄「用牙齒咬」或「用火燒」等會損壞錢幣且不科學的方法,因為這可能會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,導致您的珍品大幅貶值。真正的鑑定,是基於對歷史工藝和歲月痕跡的科學觀察。
以下,我將為您揭示最核心的「三組密碼」,助您辨識傳家寶的真假:
第一招:聆聽銀元的「心跳」— 聲音測試法
聲音是銀元最直接的「身份證」之一。真正的老銀元,通常由高純度的銀鑄造而成,其聲音具備獨特的物理特性。

真品聲音特徵:
- 清脆悠長: 真正的銀元聲音應是清脆、悅耳,且帶有悠長的柔和共鳴,行內俗稱「開門聲」。
- 測試方法: 正確的做法是用拇指和食指的指甲尖輕輕掐住銀幣中心,或用中指托住銀幣中部,用另一枚銀元或金屬棒輕輕敲擊其邊緣。
仿品聲音特徵:
- 鉛錫合金仿品: 聲音會沉悶、短促,缺乏共鳴,如同敲擊鉛塊。
- 鋼鐵胚或鍍銀高仿: 聲音可能過於尖銳、刺耳。
- 銅錫合金仿品: 聲音可能會嘶啞。
- 夾心假幣: 如果是「銀包銅夾餡」的假幣,聲音會顯得沉悶。
第二招:歲月留下的「指紋」— 觀察包漿與鏽色
「包漿」(Patina)是銀元與空氣、濕氣和人手接觸在數十年甚至上百年流通過程中,自然形成的一層氧化保護層,它是歲月最誠實的見證。
真品包漿的辨識點:
- 層次豐富與牢固: 真品的包漿是從內而外自然形成的,顏色自然多變(如淺灰、黃褐色、七彩光),具備層次感,且非常牢固地附著在幣面,很難被輕易擦掉。
- 分佈自然過渡: 由於流通中的自然磨損,在龍鱗、文字等凸起部分,包漿會較薄,而在凹陷處(如字體縫隙)則包漿深厚,形成自然的對比和過渡。
- 自然鏽色: 傳世銀幣鏽層很薄,呈茶青色;出土銀幣則鏽層較厚,且真銀幣的鏽色是歷史的烙印,用鹼水沸煮亦不退色。
仿品做舊的破綻:
- 顏色單一且浮於表面: 假包漿(人工做舊)常用化學藥品(如硫磺)熏製,顏色通常單一、發黑、發死,缺乏層次感。
- 易脫落: 假包漿像一層「油漆」浮於表面,用指甲就能刮掉,用鹼水沸煮半小時便鏽色全無。
- 氣味: 假銀幣的鏽用鼻子聞可能有腥味,用舌頭舔則可能有酸味。
第三招:工藝的「鋼印」— 檢視邊齒與重量標準
機制幣(如宣統元寶)的邊緣齒紋和其標準重量,是現代鑄造工藝的「鋼印」,難以被仿製,因此是鑑定真偽的關鍵。

1. 邊齒 (Reeding) 檢視:
邊齒是機制幣防偽的重要特徵,必須由高壓機器一次衝壓而成。
- 真品邊齒: 齒痕應當深峻、規律且大小均一。齒與齒之間的凹槽規整,觸感應當圓潤順滑,沒有毛刺感。
- 仿品邊齒: 齒痕可能深淺不一,排列不均,形狀怪異(如呈梯形或三角形),且觸摸時會有割手或粗糙感。
2. 重量與尺寸:
晚清鑄幣的標準有嚴格規定。雖然高仿幣會嘗試改善重量,但這仍是排除低仿幣的有效方法。
- 標準重量: 一枚宣統元寶(庫平七錢二分壹圓)的官方標準重量約為 26.8克。
- 流通品範圍: 即使經過流通磨損,真品的重量通常也會保持在 26.5克至27克 之間。若重量低於26克,則需高度警惕。
3. 微觀細節:龍鱗與文字
最終極的鑑定方法是觀察細節。真品龍銀由官方鋼模高壓衝打,細節無可挑剔。
- 龍鱗細節: 真品的龍鱗排布立體,片片分明,龍身充滿力量感。假幣的龍鱗則常常模糊不清,相互黏連,龍身顯得軟弱無力。
- 文字書法: 真幣的漢字筆畫起落有致,充滿力道;而假幣的文字則常常顯得呆板、僵硬,缺乏神韻。例如,「大清銀幣宣統三年曲須龍」真幣的「大、清、幣」三個字的圓圈處筆畫均有抬頭,「銀」字的金旁為缺口點。
古金鑒寶 專業服務及CTA
我們古金鑒寶專門處理您手中任何年代的錢幣珍品,深知每一枚錢幣的歷史價值與市場行情。請記住,保護錢幣的品相就是保護其價值——切勿隨意清洗銀元,品相是王道。
如果您對自己手中的宣統元寶仍有疑問,或希望了解其準確的市場回收價值,我們提供免費專業鑑定及估價服務。
古金鑒寶 聯繫方式:
- 商行名稱: 古金鑒寶
- 聯繫方式 WhatsApp: (852) 98342057
【立即行動】發掘您的傳家寶真正價值!
請立即透過 WhatsApp (852) 98342057 聯繫我們,發送您的藏品照片,獲取免費專業鑑定及即時高價報價。我們提供全港上門回收服務,專業、安全、便捷!